全国爱耳日:健康聆听,无碍沟通
——你是否发现—— •听不清他人说话,总是需要重复? •在嘈杂环境中对话变得吃力? •家人抱怨你把电视音量调得过高?说话声音过大? 小心!!! 这些可能是听力受损的 早期信号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球超15亿人存在听力问题,而超过1/3的听力损失可通过预防避免。隆昌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温馨提醒: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留住清晰的声音。 一、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 01. 噪声暴露 长期暴露于85分贝以上的高噪声环境(如工地、KTV、耳机音量过大等)。 02. 疾病与药物 中耳炎、耳硬化症等耳部疾病可能引发听力下降。 某些抗生素(如链霉素、庆大霉素)具有耳毒性,需谨慎使用。 03. 自然衰老 随着年龄增长,听觉器官功能逐渐退化,老年性耳聋较为常见。 04. 不良生活习惯 频繁掏耳朵、不正确地擤鼻、熬夜等行为可能损害听力健康。 二、保护听力,可以这样做 远离噪声污染 在嘈杂环境中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。 减少耳机使用时间,遵循“60-60原则”(音量≤60%,单次使用≤60分钟)。 定期检查 如耳内镜检查、纯音听阈测试、声导抗测试。 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,尤其是高危人群(如老年人、噪声暴露者),尽早发现问题,及时干预。 健康生活方式 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,保持良好作息。 及时就医 出现耳鸣、耳闷、听力下降或其他耳部不适时,尽早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。 三、听力损失后的干预措施 01 医学干预 👉适用于外耳或中耳疾病导致的传导性听力损失,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来恢复部分听力。 👉突发性耳聋在黄金治疗期内可通过药物尝试改善听力。 听力辅助设施 02 👉助听器适用于轻中度听力损失患者,可放大声音,改善听力。 👉人工耳蜗适用于重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,需通过手术植入。 03 听觉康复训练 👉通过专业训练提高听觉能力和言语理解能力。 四、无碍沟通,从你我做起 与听障者沟通的技巧 面对面交流,保持口齿清晰,语速适中。 避免在嘈杂环境中对话,必要时使用文字辅助。 耐心倾听,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回应。 社会支持与包容 公共场所提供无障碍设施(如字幕、手语服务)。 鼓励听障者参与社会活动,消除歧视与偏见。 全国爱耳日 听力健康是每个人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科学护耳、早期干预和社会支持,可以有效预防听力损失,实现无碍沟通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关注听力健康,用行动传递温暖与理解,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美好世界!